歡迎來到環球教育官方網站,來環球,去全球!
來源:知乎
小編:環球教育整理 2305三.如何復習
1)閱讀
考第三次之前,我剛剛經歷了另一個以變態著稱的出國考試,雖然考的很屎很屎很屎(好了不要丟人了!)但是我仍要感激這個考試,因為它確實大大提高了我的閱讀速度,話說在35分鐘搞定四篇長閱讀的對比之下,托福六十分鐘才看三篇文章你還想怎么樣!
我給的建議是,多做。因為其實你做多了,套路很簡單,而且托福非常好的是,基本都是原文里能找到原話的,可能會有一點paraphrase,但是可以很清晰的看出來。另外,掐時間,盡量保證自己最慢也要再做完三篇之后留出十到十五分鐘的檢查時間。你不可能在每個題做的過程中都是確定的,也長時間拖在一道題的選項取舍上也不理智,所以建議將不確定的在草稿紙上標好題號。回頭再看。
每篇閱讀里都會至少有兩個詞匯,highlight出來,問你什么意思。這個就是看單詞量了。我當時是把所有我做過的閱讀里出現過的,整理出來了,多看看。一般都不會很難,你不認識也能猜出來,但三篇文章至少六個這樣的閱讀詞匯題里,總有一兩個你模棱兩可,猜也不好猜,好好背單詞吧。
2)聽力
一定要掐時間掐時間!TPO的practice模式你過了時間也是可以繼續的,但test模式是直接蹦到下一個部分的,這也是真正的考試模式。聽力我覺得是絲毫不能浪費時間的,把握好每道題的選擇速度。
分為conversation和lecture兩部分。我只說個人習慣,我不能分心,我記筆記會導致聽不到人家說什么, 所以對話部分,我絕對不寫筆記,就是認真聽,而且對話很短,只要認真都不會錯過什么內容。lec部分就有問題了,不記會遺漏細節,記了又跑神,所以你還是自己多做,掌握好一個自己的速記而且能看懂的習慣。(我這個建議說了和沒說一樣,但確實如此)。個人很喜歡生物內容的,簡單,最討厭地理地質內容的,因為專業詞匯很多。
你要有一個迅速地判斷,知道這個lecture的構架主體想干什么,是想做簡單介紹,想做對比,還是描述性的。這對聽力的一個題型尤為重要,就是分組,或者排序的題目。比如我記得有一篇lecture好像是講生活在兩個地區的同一種生物,野兔還是什么真不記得了,習性對比,一種離群索居一種團結一致,一種aggressive一種溫和,那你就要反應過來,記好各自習性不要弄混,因為絕對有一道題是讓你對習性分組。還比如,假設lecture內容講,云的形成,那你就記每個步驟的關鍵字,絕對會有題目讓你對這個行程步驟排序。
聽力部分涉及到了一個背單詞的問題,詞以類記那本書就是按照學科劃分的,比如地質,生物,氣象等等,我認為這種單詞你不一定要會寫,因為實用主義來看,作文根本用不到,但是你要做好對應,知道這個詞什么意思,比如地質那里,說的詞是mantle,你記筆記的時候畫圖,認為這是地殼,那不就over了?
3)口語
自己錄音自己聽,聽自己的發音和語速,錄的時候計時間,看你自己能說多久。一來你可以看自己是比45s/60s要求的長了還是短了,以相應的作出調整,更精簡或者多說些。二來你可以調整自己的語速,要不容易你前面擔心時間不夠,啪啦啪啦說一堆,太好了我都說完了,發現還剩時間,剩個10s你還能匆匆補充一句,in a word/above all, that's what I think, blablabla.要剩個20s或者更長,你不干瞪眼了只能,難道再重復一遍?盡管余下很多時間基本不大發生,但不能排除可能性,萬一你就是那種沒詞兒說不出來的咋辦。自己算好時間,做多了,你就有自己的習慣語速了,可以一直很均衡語速的表達,而不至于前面說得很快聽的人喘不動氣,后面說得很慢,沒的說了,人考官多心酸。
我做口語有個習慣,最開始我喜歡把要說的全寫下來,是很完整很規范的寫,然后對著念,算時間。這好在你掐時間的時候只有關心語速不必思考內容,省事兒,但不好在于,很容易形成依賴,不完整地寫完就不行就沒法說,可考場每道題準備時間很短,你根本寫不全自己所有觀點而且是順暢有條理的表達。但我仍然喜歡,因為準備時間夠我非常完整的寫下第一個觀點,而且可以想出其他觀點。這樣答題的時候我就對著念第一條,同時思考第二條的語言安排。我不覺得耽誤事兒,這是我的習慣,但還是要看題主你自己喜歡怎么做。
4)作文
一種是聽聽力寫總結,一種是給題目自行發揮。
前者我建議形成自己的模板套路,不要背書上的,它的邏輯詞匯比語轉折遞進什么的可以參考,但不能照抄,閱卷人看模板都一樣,他也煩啊。
第二種,去看書吧,書比我講得好。個人想法和語言習慣不同,沒法說。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