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06年10月14日和2007年2月10日參加了雅思考試,在這兩次考試中分別得到了閱讀8.5和聽力8.0的單項高分。要說取得這些成績的經驗,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們這些80后從小學起就開始學英語,到大學畢業算起來也有十余年,深知英語學習需要循序漸進。我們的前輩披荊斬棘,探索出一些對付雅思考試的技巧,經過實踐的檢驗,這些技巧的確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考試成績。可是我要說,如果好的成績是一座大廈,技巧只是那看起來眩目的瓦礫和玻璃,而實力是深厚的地基,毅力是堅固的鋼筋混泥土結構框架。地基不深,框架不穩,即使貼上璀璨的外表也只能是幢危樓――豆腐渣工程得不到高分的!
那么如何提高我們的實力呢?就我個人而言,就像我們學中文,字和詞是基礎,學英語同樣要重視單詞。我在本科期間經歷過四六級的磨煉,曾跟風背過詞匯書,可以說詞匯基礎還算可以,但是在雅思備考期間,還是很用心的復習了具有雅思特色的專題詞匯。有人說背單詞很枯燥,但是我并不那么認為。由于我是一邊工作一邊備考,所以看單詞是一個很好的放松。我的背包中總會放一本詞匯書,在等公車、等人的時候可以背單詞,排隊買飯的時候也可以看,這種見縫插針的看書習慣是我從高中時就養成的習慣,所以一點兒也不覺得辛苦――常得苦中苦,方知人上人。
對于復習資料,我認為環球教育的講義是一套不錯的教科書,還有劍橋3、4、5,把上面的每一套題目真正吃透。對于聽力,重復是成功之母。多聽,多模仿,多讀,熟悉典型場景和分類詞匯,考前幾天看3G雅思的預測――當然也是在實力提高的基礎上使用機經,信心加運氣確保高分。閱讀方面,我只拿講義和劍橋系列作為練習題,專題詞匯也還是重要成員。大家都知道,雅思閱讀都是學術性很強的文章,其內容枯燥、意思晦澀、篇幅冗長,出題模式和我們在國內所經歷的考試大相徑庭。我在中國受到了最好的中學和大學教育,20多歲的人有自己的世界觀和思維模式了,要適應一個與你本來熟悉可能還精通的考試模式完全不同的考試,的確不是好差事。但是我是一個幸運兒,我來到了環球,從張岳老師那里學來了“平行閱讀法”。我在從為期10天的強化班“畢業”之后,一直用該閱讀法對待閱讀題目,事實證明,這種方法很有用――可能比較適合我,別的同學也會有適合自己的方法。但是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一定要把他用熟練,多琢磨,多體會。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嘛。
老是拿講義和詞匯書開涮,總有一天會煩,這個時候我選擇看英文電影――請注意,是對白多的英國故事片,還會把以前買的一些英語雜志(文章作者必須是native speakers)拿出來,回味過去日子的同時擴大知識面和詞匯量,還能提高英文寫作水平:偶爾上網看看timesonline,上面有一些新聞影音紀錄和新聞,了解英國的風土人情。
踏著眾多前輩們開出來的道路,還有自己的努力,我在雅思考試中取得了一點成績。在這里所說的是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個人經驗,僅供大家參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堅持就是勝利!
最后,祝所有已經在雅思考試中勝出和正在與雅思搏斗的朋友們工作順利,學業有成!――我很看好你(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