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環球教育官方網站,來環球,去全球!
來源:
小編: 141“要不是為了救我,吳老師是不會有事的……”初一(5)班的楊瑩泣不成聲。昨(15)日上午,崇州懷遠鎮中學的空氣里,還混雜著嗆人的瓦礫味。操場上,17歲的吳楠呆呆地望著坍塌的教學樓,他似乎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對他說:“兒子,鬧鐘調好別遲到,我下午有課要先走……”
5月12日,為讓班上最后一個孩子安全離開,吳忠洪老師再次從安全的樓道折回4樓。這一次,他沒能再回來,折身回教室的那一剎那,整幢教學樓轟然坍塌。而這一個被最后疏散下來的孩子,就是14歲的楊瑩。
學生:不救我,老師就不會出事
“聽說上面還有學生,他折身就返了回去,哪知剛疏散出最后一個學生,整幢教學樓就倒下了……”地震的那一刻,老師們都記憶猶新。那一堆鋼筋混合的廢墟前,三炷香,一個有著28年教齡的老師就這樣與他熱愛的教育事業陰陽相隔。
地震發生時,懷遠鎮中學教學樓4樓,吳忠洪正在為初一(5)班的29個孩子上英語課。幾乎沒有任何征兆,楊瑩說,當時房屋有了輕微的擺動,吳老師迅速要求他們:不要慌,依次下去。整整4層樓,近670個同學順樓梯而下,吳老師所在班的位置最高,也是4樓惟一的班。
就在吳老師領著學生走向4樓到3樓的樓道時,突然聽到有同學喊上面還有兩個學生。吳老師馬上折身返回,但災難沒有給他下一個機會。4樓的教室門口,在將楊瑩猛地一把推進樓道后,他只留下一個背影。楊瑩說,自己隨即就聽到轟隆隆的坍塌聲。
楊瑩說她沒有勇氣當面感激吳老師的家人。她說,其實上面只有自己一個人了,自己是為了不擠到同學才走到最后的,沒想到卻害了老師。
家人:那一頓,3人的最后午餐
吳老師的妻子宋代群呆坐在操場帳篷區,哭泣早已啞聲。回憶著兩人相處的點滴,她很難相信這是事實:那天中午,一家3人還在一起吃了午飯,他說下午有課要先走,還專門讓讀高中的兒子調好鬧鐘,準時去上課……
“他平時對我要求很嚴格。”吳楠輕輕地靠著母親坐下。突如其來的打擊,讓這個17歲的孩子不知道如何安慰傷心的媽媽。他說,自己是午休完剛到校門口才知道消息的。眼看著父親上課的教學樓變成一片廢墟,吳楠和趕來的母親急成一團,向操場上忙著找學生的老師打聽,始終沒有發現父親的身影。
直到學校清點完所有的師生后,才發現吳老師成為缺失的一員。母子倆發瘋似的尋找,讓在場的許多人看得揪心。災難讓這個17歲的孩子死死地盯著操場邊上的那堆廢墟。不斷有來往的人經過,但吳楠卻似乎什么也沒看見。
吳老師的尸體是13日早上7點左右被刨出來的。巨大的悲痛,讓本來身體就虛弱的宋代群更加直不起身。她悲傷地告訴記者,吳老師是家里的頂梁柱,自己由于生病,很早就下了崗,擺了一個地攤,一天的收入還不到20元,家里現在除了正在上高二的兒子,還有86歲的老父親,“我現在都不敢給老人說,他現在還在溫江的哥哥家里,不知道將來的日子咋過!”
同事:話不多,他是一個好老師
“他人特別好,平時話也不多。”據該班班主任何琦介紹,吳老師來校剛好10年,每次上課都會提前到,地震發生當天,自己上4樓巡堂時還見到他正在批改英語作業,但誰也沒想到這居然成了最后一面。何琦濕著眼睛說,當時聽同學說完情況,就估計吳老師出事了,但誰也不敢告訴宋代群母子倆,吳楠和他媽媽是最后才知道噩耗的人。
“之前由于他們家庭困難,我們還專門讓吳老師的愛人來學校食堂工作過,但她身體太差無法承受。”一位老師說,自從原來在商店工作的妻子下崗后,吳老師一家生活相當簡樸,連租住的房子都是離學校不遠的一處拆遷房。由于妻子干不了重活,連做飯等家務都是吳老師動手。看著這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遭遇如此打擊,這位老師一邊搖頭一邊掉淚,她稱,吳老師在學校主要是教初三和初一兩個班的英語,學生反映都很不錯,出事時雖然在教學樓的最高層,但當時教學樓坍塌后,樓梯間并沒有損壞,要是吳老師沒有折回,悲劇就不會上演,他都是為了孩子。
據學校副校長李宏成介紹,這次地震坍塌的教學樓是1996年投入使用的,事故造成3人死亡10余人受傷,另外兩名不幸遇難的同學分別是馬櫻僑和羅楊。事故發生后,3點左右部隊就趕到現場,經過18個小時不停挖刨后,學生沈倩首先被救出,目前已脫離生命危險。在場的許多人都表示,600多人在樓上能做到如此迅速撤離,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據該校老師介紹,這主要與平時他們喜歡訓練學生上下跑樓梯,以及學生的團結意識有關。